0108


蔣勳老師 1947年1月8日

出國念書前的一段空檔的日子裡,幾乎天天在南京東路的「藝術欣賞交流圖書館」裡當志工登記會員資料、排椅子、整裡錄音帶 ... 當然也會進去聽幾場蔣勳或劉岠渭的演講,帶幾捲錄音帶回家聽。

從「藝術欣賞交流圖書館」成立,蔣勳便開始在這裡教授美術史課程。聽年輕時的蔣勳講八大山人、白石老人、莫內、梵谷、陳澄波、洪瑞麟。想著,想著,有一種年少輕狂的美感泛起,教人懷念起講場中和錄音帶裡的聲音、庭院和磚樓、熙來攘往的學員 ...。

右方照片來源: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
以下分享藝術交流圖書館的「房東」楊美惠的故事
(摘自台北市文化局「書寫城市真情史頁」)

"追憶一個藝術的有聲年代 ── 楊美惠"
「想為台北保留最後的一處『藝術人文舞台』,但終究孤掌難鳴……」楊美惠紅著眼眶以略帶哽咽傷感的嗓音緩緩的說。十多年前,南京東路三段巷子裡,有個安頓許多藝術心靈的空間,名字叫做「藝術欣賞交流圖書館」,它是當時大台北藝文界的後花園,也是許多五、六年級生對於美的最初認識,在全盛時期,曾交織出五萬人次的藝術饗宴。

藝術交流圖書館的「房東」楊美惠,以「年少輕狂」來形容那段日子。原本只是因為理念的認同而提供場地,「後來就像養小孩,需要什麼就供給什麼。」藝術交流圖書館資金匱乏時,楊美惠毅然將房子抵押五千八百萬元挹注,回想當年傻勁,她微笑說是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

那是一個喜愛藝文與心靈感覺的年代,如今,藝術有聲大學已隨著時間消逝,回想昔日,楊美惠帶點淒美的微笑說,雖然超過她能力所能負擔,但她無悔曾為台北市留下一處人文薈萃的記憶建築。



Floyd Cooper 福洛得‧庫柏 1956年1月8日

摘自宋珮老師翻譯,和英出版《Be good to Eddie Lee 好好愛阿迪》畫家介紹:
「美國新崛起的童書畫家,作品備受矚目與好評。奧克拉荷馬大學畢業之後,庫柏在一家賀卡公司工作。1984年遷居東海岸,在那裡,庫柏才真正進入繪本的世界。他驚喜的發現許多童書繪畫的資源以及當地提供的良好創作環境,讓他整個人都充滿了活力與朝氣。為了畫《好好愛阿迪》,庫柏特別去拜訪新澤西州的Hamilton小學。得到學校及家長的許可後,他以啟智班的兩位男孩為模特兒,來描繪阿迪這個角色。福洛得‧庫柏與他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,目前居住在紐澤西州。」




Marjorie Priceman 瑪尤莉.普萊斯曼 1958年1月8日

《Zin! Zin! Zin! a Violin》1996 凱迪克銀牌獎
《Hot Air: The (Mostly) True Story of the First Hot-Air Balloon Ride》2006 凱迪克銀牌獎

摘自臺灣麥克出版《How to Make an Apple Pie and See the World 環遊世界做蘋果派 》繪者介紹
「美國圖文書作家,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。除了個人創作之外,她也與文字作家合作,2000年與Katie Couric合作《The Brand New Kid》,亦獲好評 ... 她使用水彩作畫,明亮的色彩、自由的線條,使得她筆下的幻想故事顯得更加生動有趣。」